电子商务论文参考文献

  第六章 参考文献

  [1]Brenda Kiena.电子商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孙有望.现代物流导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8:95-98

  [3]牟旭东.物流:第三利润源泉[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2,6

  [4]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中国物流发展报告(2005年).北京:机械工业出版,2005,8:61

  [5]课题组.中国快递市场发展研究报告[R].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4:112

  [6]刘萍.电子商务物流[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8:110-123

  [7]陈修齐.电子商务物流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1:16-20

  [8]黎青松.关于我国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的途径的思考[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3,6:110-114

  [9]陈丽.信息时代两种图书物流模式效率比较[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7:68-72

  [10]杨熙亮.我国物流规模及发展状况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06,4:97

  [11]张良杰.全球电子商务发展趋势电子商务[J]. 2006 3 9-13

  [12]李智勇.浅谈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6,7:55-56

  [13]张华芹.论商业企业物流模式的选择[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6:26-30

  [14]王峻涛.读懂亚马逊是理解电子商务趋势的关键[J].IT时代周刊,2005,2:20-89

  [15]陈勇.电子商务下我国物流业发展的探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4,1:101-103

  [16]蒋惠园.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发展策略[J].交通科技,2001,1:63-64

  [17]路耀华.日本电子商务发展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迪[J].现代日本经济,2001,1:37-40

  [18]焦文旗.美国物流业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商业研究,2004,3:162-163

  [19]胡宜朝.对中国物流业发展状况及前景的思考[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6 4:146-148

  [20]刘立辉.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物流业发展对策探讨[J].经济地理,2005,9:554-558

  [21]李晓锦.电子商务B2C的物流解决之道[J].经济师,2002,12:103

  [22]冯文龙.第三方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5:41-43

  [23]刘婵媛.B2C电子商务企业的物流模式研究[J].物流技术,2005,1:76-79

  [24]李敏仪.邮政的C2C交易模式探讨[J].图书馆学研究,2006(5):5-7

  [25]中国快递市场发展研究课题组.中国快递市场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3,7-9

  [26]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8年中国网络购物调查研究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8(6)

  [27][美]森尼尔·乔普瑞,彼得·梅因德尔.供应链管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32

  [28]Krikke HR, Harten A, Schuur PC. Business case Oce: reverse logistic network redesign for copiers [J].OR Spektrun.1999,:381-409.

  [29]Dale S Rogers, Ronald S. Tibben-Lembke. Going Backwards: Reverse Logistics Trends and Practices[J].Pittsburg, PA: Reverse Logistics Executive Council,1999,:50-52.

  [30] 鲍尔索科斯等.物流管理-供应链过程的一体化[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31] 谭清美,冯凌云,葛云.物流能力对区域经济的贡献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03(8):22

  [32]张新安,田澎.利用扩展的GAP模型评价企业的服务能力[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3,5

  [33] Kee-hung Lai. Service capability and performance of logistics service providers[J].Transportation research,2004,40:385-399

  [34] 汪鸣,冯浩.我国物流业发展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35] 姜继锋,刘志学.物流企业三种重要能力辨析[J].物流技术,2005,7:18-21

  [36] 马士华,申文. .企业物流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交叉作用研究[J].物流技术,2005,4:5-9

  [37] 季建华.运营管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1

  [38] 金海和,陈剑,赵纯均.分销配送网络优化模型及其求解算法[M].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6:739-742

  [39] 刘志强,丁鹏,盛焕烨.物流配送系统设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0] 徐杰,郑凯,田源,汝宣红.物流中心选址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案例[M].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5.(5):12-16

  [41] 孙会君,高自友.考虑路线安排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双层规划模型及求解算法[J] .中国公路学报,2003.(2):115-119

  [42] 张玉起.国内网上商店现状及其发展[J].今日科苑,2008.5:93

  [43] 葛晓芳,杜哲培.零售业电子商务应用探析[J].经济论坛,2006.:193-95

  [44] 李锦飞,王玉伟.混合零售下物流配送网络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2:95-97

  [45] 孙宏岭.高效率配送中心的设计与经营[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01

  [46] 万伦来,达庆利.企业柔性的本质及其构建策略[J].管理科学学报,2003,2:89-94

  [47] Kumar V.On measurement of flexibility in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an information theoretic approach, Proc of 2nd ORSA/TIMS Coaf. On FMS,1986

  [48] Swamidass P., Manufacturing Flexibility, Monogragh 2, Operations ManagementAssociation,Waco,TX,1988

  [49] 龚代华,陈荣秋.企业柔性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J].管理工程学报,1999,1:73-74

  [50] 马玉波,陈荣秋.即时顾客化定制理论框架下企业柔性研究的新思路[J].管理论坛,2004,4:39-44

  [51] Hyun, J. H., Ahn, B.H.A unifying framework for manufacturing flexibility[J].Manufacturing Review,1992,5(4):251-259.

本文已影响6827
上一篇:硕士毕业论文自动生成目录和参考文献技巧 下一篇:艺术设计类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