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学方向的开题报告

  生态经济学是生态学和经济学的融合过程,揭示了生态经济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路径;通过对生态经济学系统要素配置和组合功能的分析,探讨了生态经济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一般规律。以下是关于生态经济学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欢迎阅读。

  论文题目:生态经济学视角下的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一、选题背景

  产业革命以来,尤其是伴随世界工业化进程对煤炭、钢铁等能源、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采与使用,资源型区域凸显诸多发展问题:资源损耗和生态环境破坏日益严重,产业结构单一化与反工业化、短期经济增长波动与长期经济增长滞缓、社会矛盾突出等。在全球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气候变暖等大背景下,以高能耗、高污染为特征的资源型区域,不仅面临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转变其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更为艰巨。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始于1953年,不同于西方国家的轻纺工业化,我国采用的是重化工业的超常规道路,实行“重工业优先”的发展战略。这表示着我国对煤炭、石油、电力等不可再生资源、能源的需求相比西方国家更为强烈。在当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重化工业进行大规模投资建设,一大批资源开发基地得以快速成长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这些资源型区域依托当地资源禀赋,致力于资源开发与加工,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贡献了大量的基础能源及重要原材料,但同时对资源和生态环境也带来了极大的破坏。不可再生资源本身所具有的有限性和耗竭性决定了资源型城市不可能永久发展下去,而必定会经历从建设、发展、繁荣到衰退、消亡的过程。长期在“高消耗、低效率、高污染”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之下,一部分资源型区域已经进入衰退期,其余资源型区域发展中也面临诸多发展难题,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进入20世纪90年代,可持续发展作为追求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当代人与后代人代际公平发展的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在世界各国得到积极响应并予以实践。面对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危机,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缓解经济与生态之间的矛盾,有效减少资源消耗、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不仅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资源型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1)理论意义

  在以往对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中,大量研究成果都将视线集中在对经济系统内部的调整,而缺乏对经济、资源、环境三者之间关联性的研究,因此也就导致了无法从根源上解决发展所受到的阻碍。生态经济学作为一门涉及生态学与经济学相关理论的交叉学科,在我国的理论形成与发展都相比国外晚,应用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更是处于起步阶段。然而作为研究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科学,生态经济学无疑是寻求破解资源型区域生态经济发展难题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将生态经济学与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以系统的观点分析区域,以系统演化分析区域经济发展,不仅拓宽了生态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和应用范围,同时也为研究资源型区域经济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是资源型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是对资源型区域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过程却少有研究。本文将熵理论引入生态经济学,用系统熵变模型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下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矛盾的根源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发展熵增最小化经济是实现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丰富了生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生态经济效率作为生态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衡量生态与经济之间关系的最佳指标。资源型区域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目标就是要兼顾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通过转型协调经济增长、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因此生态经济效率不仅为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提供了切入点,同时也是分析新经济发展模式运行效果的一个优良的指标。另外,本文构建了三维系统评价方法及相应评价指标体系,对资源型区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现有评价方法进行扩展和改进,也有益于对资源型区域的进一步研究。

  (2)现实意义

  我国资源型区域数量多、分布广,但由于没有重视经济社会与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之间平衡、协调发展,诸多区域都面临着资源耗竭、生态环境严重破坏、支柱产业单一、社会矛盾突出、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可持续发展压力较大。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就是要改变传统模式中生态系统为经济系统提供资源并吸收废弃物的“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线性模式,形成有补偿回路的“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物质能量循环流动的模式,从而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土地、水等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物的排放,平衡经济增长、资源消耗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人们往往无法很好地把握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平衡关系,甚至出现过度强调节能环保而导致经济停滞不前的现象。本文从生态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将生态经济效率作为转变发展模式的切入点,构建了包含企业、产业到区域三个层次的减物质共生模式,旨在通过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来寻求资源型区域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另外,通过对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的深入研究与整合,构建了一个具体可行的“重量-空间-价值”三维系统评价方法,结合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对减物质共生模式的运行效果及资源型区域的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多层次、全方位地评估,从而为评价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也为各级政府根据当前发展情况和现有问题、科学制定进一步发展规划提供参照依据。

  三、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

  在对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进行综述之前,首先应该把握资源及资源型区域的内涵。资源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资源只包括自然资源,根据耗竭后能否再生可以将其分为耗竭性资源与非耗竭性资源;广义的资源不仅包括自然资源,还包括经济、人力、信息、文化、智力、旅游资源等在内的社会资源。资源型区域中的资源一般均是自然资源。国内对资源型区域中“资源”具体涵义的探讨,大多数学者认为指的是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且两者均属于或近似属于耗竭性资源。持此观点的有刘云刚(2002)、王青云(2003)、赵天石(2006)、刘剑平(2007)等等。对此,田红娜(2009)则表示虽然森林资源是资源型城市的重要依托,但是由于其再生周期长、采选作业分散就将其视为耗竭性资源是非常牵强的。肖劲松(2009)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资源的内涵与外延也得到相应发展,不仅包括矿产资源,还应包括旅游和农林牧渔资源。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框架

  (一)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为资源型区域发展带来诸多问题,其中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问题表现得尤其突出。本文对传统发展模式下难题的形成根源及破解思路进行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以提高生态经济效率、实现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对传统发展模式进行优化改造,建立了减物质共生模式;接着对模式的运行体系进行具体分析,并构建了三维系统评价方法及评价指标体系,用于对发展模式运行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在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推动经济发展模式运行的具体对策。本文共八章:

  第一章导论部分。主要对文章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思路、方法及主要创新点进行介绍。

  第二章文献综述。首先对国内外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资源、环境难题与对策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接着重点对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方式进行分类总结;最后对现有文献进行述评,指出本文研究的重点和价值。

  第三章对传统发展模式下资源型区域发展难题的形成根源及破解思路进行理论分析。在对传统发展模式及资源型区域面临的发展难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生态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结合耗散结构理论和熵理论,深入分析了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之间矛盾的形成原因,提出要改变传统发展模式、实现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应该在经济发展中着力提高生态经济效率。

  第四章基于生态经济效率的减物质共生模式构建。在对生态经济效率内涵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对其提升路径——减物质化和产业共生进行分析比较,并得出资源型区域实现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应该是二者的结合,以此构建了减物质化为基础,包含企业、产业、区域三个层次的产业共生网络,通过与传统发展模式的比较,指出减物质共生模式的优势在于形成了产业间多层次补偿机制和物质能量循环管理。

  第五章是资源型区域减物质共生模式的运行体系分析。对减物质共生模式的三个运行层次:资源型企业层、资源型产业层和资源型区域层的具体运行方式、影响因素和实现路径等进行深入分析,并对国内外的相关案例进行了分析比较。

  第六章对减物质共生模式运行效果的评价研究。结合物质流分析方法、能值分析和生态足迹分析法构建三维系统评价方法以及相应的指标体系,可用于对资源型区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程度进行全面、立体的综合评价。

  第七章为推动资源型区域减物质共生模式运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针对模式运行体系中企业、产业和区域实施减物质化共生发展的影响因素,从政府部门、经济政策、技术和社会配套服务四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对策。

  第八章是本文的结论部分。对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基本结论进行总结,并在对论文薄弱环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二)本文研究框架

  本文研究框架可简单表示为:

生态经济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五、写作提纲

  摘要 6-8

  ABSTRACT 8-10

  第1章 导论 15-22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5-17

  1.1.1 研究背景 15

  1.1.2 研究意义 15-17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7-20

  1.2.1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17-19

  1.2.2 研究方法 19-20

  1.3 主要创新点 20-22

  第2章 文献综述 22-38

  2.1 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问题研究 22-27

  2.1.1 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资源问题 22-25

  2.1.2 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25-27

  2.2 资源型区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关研究 27-36

  2.2.1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区分与跨越 27-29

  2.2.2 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 29-34

  2.2.3 资源型区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评价 34-36

  2.3 文献述评 36-38

  第3章 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难题形成根源与破解 38-59

  3.1 资源型区域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及存在问题 38-42

  3.1.1 资源型区域传统经济发展模式 38-39

  3.1.2 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39-42

  3.2 生态经济视角下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难题形成机理 42-51

  3.2.1 资源型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结构分析 42-45

  3.2.2 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熵变关系 45-48

  3.2.3 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难题形成原因 48-51

  3.3 生态经济视角下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难题破解思路 51-57

  3.3.1 熵增最小化经济与经济发展最佳规模 51-53

  3.3.2 生态经济效率:经济发展的首要效率 53-57

  3.4 本章小结 57-59

  第4章 基于生态经济效率的减物质共生模式构建 59-74

  4.1 生态经济效率的内涵 59-62

  4.1.1 基本概念 59-61

  4.1.2 生态经济效率与经济效率的区别 61-62

  4.2 生态经济效率与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路径选择 62-68

  4.2.1 生态经济效率与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 62-63

  4.2.2 减物质化与生态经济效率提升 63-64

  4.2.3 产业共生与生态经济效率提升 64-66

  4.2.4 减物质化与产业共生的关系 66-67

  4.2.5 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路径选择 67-68

  4.3 资源型区域减物质共生模式 68-72

  4.3.1 减物质共生模式构建 69-70

  4.3.2 减物质共生模式与传统发展模式的区别 70-72

  4.4 本章小结 72-74

  第5章 资源型区域减物质共生模式运行体系分析 74-103

  5.1 资源型企业减物质化生产行为 74-82

  5.1.1 减物质化类型与实现途径 74-75

  5.1.2 减物质化生产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75-80

  5.1.3 减物质化生产实施方式:国内外的经验 80-82

  5.2 资源型产业生态工业园建设 82-94

  5.2.1 生态工业园内涵及类型 83-85

  5.2.2 生态工业园企业共生模式及影响因素 85-89

  5.2.3 资源型产业生态工业园的规划设计内容 89-92

  5.2.4 我国建设生态工业园路径选择的案例分析 92-94

  5.3 资源型区域副产品交换网络建设 94-101

  5.3.1 区域副产品交换网络界定 95-96

  5.3.2 区域副产品交换网络的优劣势及影响因素 96-99

  5.3.3 我国区域副产品交换网络建设重点的案例比较 99-101

  5.4 本章小结 101-103

  第6章 资源型区域减物质共生模式运行效果评价 103-123

  6.1 物质流-生态足迹-能值分析评价方法整合 103-115

  6.1.1 资源型区域生态经济系统主要研究方法 103-110

  6.1.2 已有研究方法的不足 110-111

  6.1.3 三维系统整合评价方法 111-115

  6.2 基于三维系统整合方法的生态经济效率重构 115-117

  6.2.1 生态经济效率的局限 115-117

  6.2.2 生态经济效率重构 117

  6.3 基于生态经济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117-121

  6.3.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及思路 117-120

  6.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20-121

  6.4 本章小结 121-123

  第7章 推动资源型区域减物质共生模式运行的对策建议 123-133

  7.1 政府保障体系 123-125

  7.1.1 制定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总体规划 123

  7.1.2 打造经济转型的管理和推进机制 123-124

  7.1.3 创新资源结构优化升级机制 124-125

  7.2 经济政策体系 125-128

  7.2.1 进一步深化资源产权制度改革 125-126

  7.2.2 完善自然资本的价格形成机制 126-127

  7.2.3 推进优化自然资本价格的税费改革 127-128

  7.3 技术创新体系 128-131

  7.3.1 发挥资源型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 129

  7.3.2 构建产学研政相结合的协作创新模式 129-130

  7.3.3 打造服务于共生网络建设的信息服务平台 130-131

  7.4 社会配套服务体系 131-132

  7.4.1 大力发展中介服务机构 131

  7.4.2 推进各种公众参与机制的建立 131-132

  7.5 本章小结 132-133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133-137

  8.1 主要研究结论 133-135

  8.2 论文不足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135-137

  参考文献 137-159

  致谢 159-161

  六、本文研究进展(略)

  七、参考文献

  [1] A.O. Hirschman, The strateg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M],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1958

  [2] Abdul Jalil, Mete Feridun, The Impact of Growth, Energy and FinancialDevelopment on the Environment in China: A Cointegration Analysis [J],Energy Economies, 2011, (33):284-291

  [3] Alfred Posch., From Industrial Symbiosis to Sustainability Network [A], The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New Central Europe:Austria and Its Neighbors[C], Spring, 2002:27-35

  [4] Anderies, J.M. Economic Development, Demographics, and RenewableResources: A Dynamical Systems Approach [J], Environment andDevelopment Economics, 2003, 8(45):219-246

本文已影响6827
上一篇:农业经济专业的开题报告范文 下一篇:会计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最新

相关文章推荐

|||||